哥斯拉1998

HD中字

主演:马修·布罗德里克,让·雷诺,玛丽亚·皮提罗,汉克·阿扎利亚,凯文·杜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哥斯拉1998 剧照 NO.1哥斯拉1998 剧照 NO.2哥斯拉1998 剧照 NO.3哥斯拉1998 剧照 NO.4哥斯拉1998 剧照 NO.5哥斯拉1998 剧照 NO.6哥斯拉1998 剧照 NO.13哥斯拉1998 剧照 NO.14哥斯拉1998 剧照 NO.15哥斯拉1998 剧照 NO.16哥斯拉1998 剧照 NO.17哥斯拉1998 剧照 NO.18哥斯拉1998 剧照 NO.19哥斯拉199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哥斯拉199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天,美国纽约附近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太平洋上的海浪速度超乎寻常地惊人、巴哈马巨大的原始森林里竟然出现了一个类似恐龙脚印的巨大痕迹、动物们都惊慌失措,仿佛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向纽约席卷而来。  原来,世界上频繁的核试验引起的核辐射导致了气候异常和最终导致岛上蜥蜴变异。现在,它正以越来越快的步伐向纽约逼近。这下,所有的人都慌了神,美国全国的所有力量都联合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它踏入纽约前将它干掉!白石山下一家人Z-108弃城幻日奇遇禁忌房间投靠女与出走男金子轻松出来吧林肯的困境诱惑街头末世人间道乐透大作战三个冬天爱恨一线牵2013爱封了海阔天空A计划续集风味人间第二季入魔关于我的父亲女囚霊神啊来救救我吧凯瑟琳大帝第二季杀妻记恐龙岛心灵骇客汤姆·戴利:金牌之梦沉默的羔羊海岸大街上的猫咪侦探摘苹果的时候神骡大闹足球场翩翩冷少俏佳人2饮料超人夏日国度野性的呼唤2009千疮百孔迈尔斯·戴维斯:酷派始祖力王国语急诊室的故事 第十季警探红白黑人间喜剧女孩二人世界

 长篇影评

 1 ) 《哥斯拉》1998版不被看好的原因

对日本人而言,怪兽代表的是自然界的反扑,是「天谴」的象徵;而对美国人而言,怪兽则只是一种破坏人类安宁生活,必须赶尽杀绝的害虫。这样的想法在「哥斯拉1998」片中表露无遗,也是导致该哥斯拉永远也不被日本人接受为哥斯拉的原因。
哥斯拉所代表的意义是「反战」、「反核」,然而在好莱坞的「哥斯拉1998」片中,哥斯拉反而被像在宣扬战争主义的战机以大量飞弹射杀,完全与哥斯拉的反战反核诉求背道而驰,相当讽刺。
对于广大的影迷,特别是日版「哥斯拉」的影片来说,「哥斯拉」是一个无敌的化身,毁灭天地的化身,绝对不灭的存在。
而在1998版中,那种灾难性的气氛没有拍出来,没有表现出灾难带来的残酷性。感觉整部片子都洋溢着一种轻松的气氛。哥斯拉被那几个开着小车的美国佬耍的团团转。而在日版的哥斯拉当中,哥斯拉的一个射线就毁灭了整个自卫队。
值得一提的是,哥斯拉在整个世界都有广泛的影迷,唯独中国,将其看成儿童片。其归根原因是“特摄”这种拍摄手法的落后,导致片中的哥斯拉显假。
不过在木乃伊1的时候,古埃及的场景还全是模型场景掺CG的,特效方面也只有在CG技术成熟完善后才敢说超过皮套+模型。在21世纪的技术上嘲笑95年就结束高潮的系列,实在是不可取的。
98版哥斯拉还有金酸梅最差翻拍的提名,最差女配角奖,以及最差影片、最差导演、最差剧本这类提名,本来买了版权后要拍三部曲但因为口碑太差被叫停了,制片人还公开道歉,连14版哥斯拉导演都在保证不走98年的失败路线。
98版哥斯拉算是美日电影合作上相当恶劣的反面教材了。

 2 ) 最好的好莱坞电影,所有的差评都只因为他没用心去看

说句老实话,哥斯拉本身并不出众(恐惧、高大、怪异的形象),好看的是电影隐藏的故事,而这往往被观众忽视,在这方面,专业影评人并不比普通观众强。女记者一直被潜规则潜死拿不到记者证,只好学中国人的样子自己来造假;法国人为了替犯罪的祖国赎罪,加入到了消灭哥斯拉的队伍;摄影师和科学家则是出于本能,执着地追求任何有自己职业特点的事物。这些小人物,才是哥斯拉最大的亮点。所有影评人不过像小孩子一样,被一只强大的哥斯拉占据了他们小小脑袋的全部空间,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享受着一阵阵荷尔蒙带来的刺激。再然后,电影结束了,影评人毫不犹豫地亮出差评,认为它只不过是小孩子的玩意。
真是可笑!真搞不懂为什么哥斯拉会有那么多差评,而无论做工、做事、寓意都比它差了十多倍的猪罗记公园却得到了相当大的肯定?这两部电影,差不多同时,讲述的也是怪物故事,应该有很大的比较性。现在就来粗粗比较一下:
第一,创意和故事性。猪罗记得一分,原因只因为它出现得更早一些。
第二,画面特效。两者打平,都是做足了功夫的好莱坞地道菜式。
第三,合理性。哥斯拉得一分。哥斯拉是因为核爆造成的变异,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经过强大的辐射,生物体的确会变异,一些老鼠由此体型增大了一倍。而猪罗记,在已经变成化石的琥珀里面提取血液样本,然后再行复制?饶了我吧!为什么经历那么多年的时间,琥珀会变成化石,而蚊子和血液却不会?还有,哥斯拉的所有行为都符合动物的本性,而猪罗记里面的猪罗,有哪个东东像动物?他们可以飞,可以游,为什么竟然会乖乖地呆在一座孤岛上听从人类的指挥,而不跑到外面去?很明显,小小的一座孤岛根本满足不了哪怕一种大型猪罗的生存,何况挤成罐头的那么多只?在那种情况下他们还能生下后代,真是幸运!
第四,与人的关系。哥斯拉得一分。猪罗记的动物们那么乖,都老老实实守着一座孤岛,应该不会与人类产生冲突,所有的情节都是人类自己登岛造成的,可以说电影故事的产生其实都是庸人自扰,要是你不去找他们,他们会来找你吗?而哥斯拉却不同,人类若不去找它,它迟早会把人类杀得精光!
第五,呼唤大自然。哥斯拉得一分。猪罗记里面根本没有提出要保护大自然的口号,它提出的不过是要敬畏已经死了一亿年的长得像火鸡一样动物。而哥斯拉,谴责核爆炸的污染,谴责人类的自私,虽然没有明明白白地宣布,但是细心的观影人应该能读懂这些。
第六,政治操作。哥斯拉得一分。猪罗记的出现是因为有坏蛋想赚大钱而昧了良心(好几个坏蛋终于惨死),而其他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科学家,都是大大的好人,可以说它是一部典型的政治正确的影片。而哥斯拉里面,故事的发生适逢市长(实际影射的是总统)大选的时候,市长便通过控制军队消灭哥斯拉以争取选票(市长能控制军队吗?),当四个勇士消灭了哥斯拉之后,市长又想把这个事件做成自己竞选的噱头,却遭到了团队的否决。可以说,在整部影片里,市长(其实就是总统)就是个无能、自私而偏执的家伙,讽刺性那么强,难怪有那么多影评人给差评了,原来他们自己都是政治正确的代表。
第七,爱情故事。哥斯拉得一分。在很多电影里,爱情故事都是主心骨,吸引票房和奖杯的一大砝码。哥斯拉倘若去除怪物这一节,实际上便是一部大团圆结局的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故事,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历经患难情更浓,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而猪罗记,爱情的东东实在太少了,就算有,也是两个长满皱纹的中年人在挣扎着考虑要不要结束剩男剩女的生活而脱光,实在乏味。
第八,小人物的奋斗。哥斯拉得一分。在猪罗记里面,实际上根本没有小人物,所有猪脚一出场就是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名人大腕,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对于故事的整体性并没有损害。可是,如果在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仍然要费尽心思去证明这些名人大腕是正确的,那就有点绕了远道了。就像给一个快渴死的人水喝,却努力着要把黄河挖过来给他一样。而在哥斯拉里,科学家不是科学家,只是一名挖虫佬;记者不是记者,只是一位老是被上司想弄上床而不得手的临时工(缺少做爱的镜头,也许是一些影评人不喜欢这部影片最大的原因);摄影师也不是什么名人,只是有一个正式编制的名分而已。最大腕的可能是那个法国人,名为保险经纪人,实为法国特工,手下有一支偷渡到美国的小部队。搞不明白为什么法国人到美国要偷渡去,难道他们不是盟友关系吗?也许导演只是想说,法国和美国是很不相同的。但就是那个法国人,也只敢偷偷做一些地下工作,事后连露脸的机会都不敢要。他们都是小人物,最后却团结一心,占胜了强大的斯哥拉(实为战胜了强大的美国市长和他的军队)。这可比一部励志片还励志。
第九,细节的把握。好吧,就让猪罗记得一分又怎样?其实是不分上下,哥斯拉里面的一些细节做得相当出色,比如美国下水道里发生的故事(比公路隧道还要大的下水道,中国政府应该惭愧),比如摄影师老婆的慈善(显得里面的主要人物个个都是道德楷模,这点不好)。
第十,演技、音乐和画面以及其他一些技术上的东东。两者打平手。都是非常出色,不过本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哥斯拉临死前的音乐,相当悲壮,当它一死,所有音乐骤停,似乎人的心脏也骤停了一样。
终上所述,十个评比选项里,猪罗记得两分,而哥斯拉得六分,胜负已经分出。哥斯拉实为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的集大成者,是好莱坞电影里最好的一部。

 3 ) 人类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

人类喜欢自以为是,人类喜欢唯我独尊。
比如我们很多人就认为,动物就应该呆在野外而不是动物园,因为动物园会让野生动物失去野性和自由,而只有将它们放生野外,才是真正对这些动物好。
但蔡康永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谁证明动物都喜欢大自然》,其中他引用了一个印度小孩的观点:“动物园绝对是天堂,住在里面的动物都幸福的要命,才不可能想念野外饱一顿饿十顿、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如果把这些动物在赶回去,赶回大自然,那叫惩罚,不叫放他们自由。”
人类自己用高楼大厦把自己保护和饲养起来,用烹饪和医学让自己享尽平安与健康,却认为动物们就应该在野外自生自灭。蔡康永说,我们人类借着“奇奇怪怪的原因去出手干涉动物的生活是件很蛮横的事。”
不止如此,人类还经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将其他的物种一分为二。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说,哪些动物是益虫,哪些动物是害虫。
但却如影片《家园》中所说的那样,“地球上的生物没有有利和有害之分,它们互相平衡,互相抵消。”如果以其他物种的眼光来评判,恐怕很多种类的生物都会把人类作为最具有危害性的害虫。
刘墉在他的《海豹猎人之死》中说:“这个世界不是人类所专有的,我们要尊重地球村里的每一员。当我们高喊着世界上的物种,正以空前的速度在减少时,我们有没有想想自己造成的污染,正是最大的祸害?我常想,当我抢救一朵小花的时候,是不是践踏了无辜的小草?我也常想,文明世界的人,是不是作了许多伪善的事?”
每种生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基本权利,我们不能因为某种生物吃了点我们种出的粮食,就要把它们赶尽杀绝,几十年前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也确实这么做过,现在想起来,这种行为在本质上和纳粹的犹太种族屠杀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哥斯拉》的故事是个悲剧。如果没有人类的核试验,哥斯拉只会成为一只小蜥蜴,自由快乐地在海岛上游弋,默默地终其一生。可惜辐射导致了它的变异,巨大的它误打误撞来到了人类的集聚地,虽然它的愿望很合理、很单纯——生存、繁殖,但不幸的是,这些本该是它的基本权利,干扰了纽约这座城市中人类的正常生存和生活,于是,冲突与杀戮便在所难免。单就这场战争来说,哥斯拉没有错,纽约的人们也没有错,因为无论哪一方,都是为了生存。
有些人因为信仰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从不杀生。不过我有位朋友对此并不赞同,他曾经说:“如果我在路上看到一只虫子,我丝毫不去理会它,干涉它。但如果这只虫子爬到我卧室,爬到我床上咬我,那我当然要把它拍死。”
同理,如果人类闯入野外,又不幸遭遇饥饿的猛兽,那么他被杀死吃掉也是理所应当。
这就是自然的法则,大家“互相平衡,互相抵消”。
人类,只是这个地球上平等存在着的万亿物种之一,不是造化的宠儿,不是万物之灵,其他的生物不能被我们大肆灭绝,但也不需要我们伪善的同情和怜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所要做的,只需认清地位,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就行了。

 4 ) 无题

本来是当商业片看的,但看完之后觉得这部哥斯拉比后世那么多的续集都多了些什么。哥斯拉是由法国人做的核试验制造出来的,和核武器一样是人类自身无法对抗也很难掌控的东西,而哥斯拉作为生物的第一本能就是生存繁衍,只不过他闯入了一个人类大都市,把这当成了栖息地,这就与人类的生存需求起了冲突。人类想尽一切办法消灭这个“怪物”,并对哥斯拉的幼崽赶尽杀绝,这当然很正常,否则遭殃的就是我们人类。最后人类凭借更高的智慧和热武器胜利了,哥斯拉倒下了,他眼里的光熄灭了,可是倒下的那个生物仅仅是个怪物吗,或者说他真的是个怪物吗?还是说他只是一只想找个地方活下去并繁衍的巨兽呢?更不要提自己的孩子刚孵化就全都惨死在自己眼前,那时哥斯拉的吼声中明显包含了悲痛的感情,他不可能明白自己只是想生存是犯了什么错。但是人类应该明白,我们貌似进化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并慢慢觉得自己的很多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就比如我们用来自相残杀的工具,从石头木棒,到铜器铁器,再到发明了火药以及随之出现的枪支大炮,甚至更极端的氢弹核弹,越往后出现的武器似乎就越超出我们的掌控能力,核弹的按钮是在我们手中,可是我们真的能驾驭那种毁天灭地的力量吗?从影片里也能看出来,人类,缺少了一种敬畏,一种对自然和绝对力量的敬畏。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影片里,哥斯拉死后,民众、政府、军队里一片欢呼,大声喊着我们赢了,提心吊胆那么久,人们合理的享受着胜利的喜悦——而这种默认的合理才是不合理。没有人对根源想过反思,我们什么都没有赢,我们只是在为以前做的蠢事买单。但人毕竟是很会自我安慰和自我鼓励的动物,只要最后赢了什么都好说。然而这也是最致命的问题——这次我们是赢了,下次还会那么幸运吗?还是说不要再有下次了更好呢?但我相信会有的,会有下次的;我还相信在这场灾难中遇难的曼哈顿群众和哥斯拉也很同意我的观点。

 5 ) 遭遇《哥斯拉》

   好吧,你是无意的,你并不是来危害人类的,你只是想要找个地方下蛋,然后为你的后代储存一些食物。
    但是,你找错地方了。像你这样的庞然大物兀然出现在人类的城市,是会引起天下大乱的。而且,你的每次出现都是近乎毁灭般的席卷整座城市。穿梭于高楼大厦间就像穿梭于热带雨林般自如。悄无声息的出现,又隐藏的那样绝秘,叫人们怎能安下心来生活?
    人类一旦被恐惧缠身,必定会竭尽全力去消灭那个令他们感到不安的东西。
    开玩笑的,你居然还在地底产出那么多的蛋。如果它们长大再繁殖,那么地球将没有人类的容身之所了。所以,你的出现注定是要被抹灭的,包括你产下的那些蛋。
    但这也是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他们的核污染导致你们基因突变。否则你也该有自己的安乐窝,下几个蛋,在自己的地盘上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不用这样东躲西藏的,是吧?
    最后伴着你悲壮身亡,人们欢腾起来,却不知为此他们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过,给人类一点教训也是应该的,否则他们是不会知道反省的。
    当然了,恶果可不是这么轻松就能被清除的,公园底下仍潜伏着一颗未孵化的蛋。

 6 ) 一部好看的怪兽电影,却是失败的哥斯拉

哥斯拉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特色,哥斯拉的外形最初被设定是一只怪异的,身上长满皱褶的两栖生物,而且身体是直立行走的,具有喷射核能原子吐息的技能,而本片则把哥斯拉设定成了一只被辐射影响突变的巨型蜥蜴,外貌失去原有的哥斯拉的特色,除了哥斯拉标志的巨型背鳍之外整体外形基本就是一只巨型恐龙。

2014版的哥斯拉与1998版的哥斯拉外形差别

偏离哥斯拉应有的寓意和内涵,哥斯拉的形象原本来源于日本人民对核威胁的恐惧,是来自1954年日本的核战争,因核辐射发生异变而进化的远古巨型怪兽,是一个非常黑暗严肃的题材作品,反映了大自然对不可一世的人类的惩罚,人类妄想用坦克,战斗机来消灭哥斯拉,但这些强大的武器对哥斯拉来说如同是挠痒痒一般,哥斯拉轻松地利用原子吐息毁灭了人类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可谓是“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反映出了最基本的内涵,即人类自认为成为了大自然的主宰,总是想做一些事情,来改变大自然,殊不知大自然强大的威力,哥斯拉之所以在国际上保有相当高的声誉,也是因为它以怪兽的形式反映出了自然的强大,并强调了反核,反战精神,对大自然要抱有敬畏之心。反观1998的哥斯拉,在片中被几个战斗机,一群士兵追的满城跑,完全无法与军队抗衡,片尾被主角一伙的车技耍的团团转,最后甚至被区区几枚导弹打死,完全和哥斯拉的应有的反战,反核观念背道而驰,1998的哥斯拉甚至还有“军事宣传片”这一恶名,哥斯拉应该是“天谴” “天灾”的象征,而本片中的哥斯拉只是一个可怜的蜥蜴妈妈罢了。

没有保持原作的严肃黑暗风格,其实本片整体算是一部风格比较轻松的爆米花科幻电影,导演正是好莱坞知名的“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曾经执导过《独立日》《后天》《2012世界末日》等大家熟知的经典灾难片。本片中的喜剧点,娱乐点很多,如果说片中战斗机、坦克追击哥斯拉的场面烘托出一种娱乐的气氛,那片中的曼哈顿广场体育馆中主角一行人的惊险经历则是让我看的最揪心的,因为完全是主角们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一种陌生的生物,离自己这么近,随时有丧命的可能。加上数量众多,很难逃脱。四个法国人的死很好的烘托了前期紧张的气氛,之后是不停的巷战,完全无尿点,惊险万分。小怪物短距离移动缓慢,长距离奔跑速度惊人的特性,让主人公可以惊险地逃过某些场景,却始终处于绝对恐惧环境中。最后的穿行群怪之间,也让本片的娱乐性high到极点。是一部轻松好看的电影,但哥斯拉这个题材不适合这种轻松的风格,之后的《哥斯拉2014》《哥斯拉2.怪兽之王》及《哥斯拉大战金刚》的新哥斯拉走“黑暗”风格也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其实总体来说,1998哥斯拉是一部好看的怪兽电影,但绝对是失败的“哥斯拉”。

 短评

所谓自食其果就是这样了,因为放射所以导致它变异。另外,它明明没有吃人类,它只吃鱼,也要赶尽杀绝,生命都有一个循环阿,破坏了一个链条,终要毁灭。

9分钟前
  • Stella
  • 力荐

【B-】7.2。放在当年看,感觉应该是不错的吧。很少看这类题材的片子,仔细想想,也就是汉江怪物,异形,侏罗纪公园了,内地的话就一部完全跟不上国际化水平的百万巨鳄吧。所以感觉好不错。7分还是有的。最喜欢水下的情节,太逗了,还能再笨点儿吗?说实话,哥斯拉挺可怜。

11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推荐

记得当年呼市那个点播频道点播这部影片的频率极高。这部电影是怪物电影没落时期的回光返照,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一部怪物电影能拿的上台面,包括电影最后留下的那颗蛋,10年之后的今天也没有被“孵化”,遗憾至极...

13分钟前
  • Sunman
  • 推荐

RolandEmmerich把一个怪兽片硬生生拍成了一个末日灾难片,场面宏大,激动人心。从传统角度来讲,剧情富有戏剧性,故事足够紧凑,以致于全片显得很有张力,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四星半。至于豆瓣和imdb的评分,我没有看过旧版的Godzilla,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比较。它绝对不止这个分。

14分钟前
  • _Esperanza__
  • 推荐

感觉是侏罗纪公园的另一个版本,哈哈,当看到numerous的小蜥蜴孵化出来真的有点恶心,不过电影的特技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一个危机连接另一个危机,最后还留有玄机,感觉很好。

19分钟前
  • jacqie
  • 推荐

十几年过去,现在看老的灾难片依然很有味道,侏罗纪公园和异形的结合体。

2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为了看“环太平洋圈”我容易么~!蜥蜴恐惧症努力克服中...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又名: 哥斯拉 / 酷斯拉 / 怪兽哥斯拉导演: 罗兰 埃默里赫 (Roland Emmerich)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上映年度: 1998imdb链接: tt0120685

29分钟前
  • 传说
  • 推荐

分明这哥斯拉,成名更早,块头更大,横行肆虐在观众更为熟识的都市周遭,却为何在影响力上被侏罗纪大幅反超呢?问题恰恰就在块头太大。太大之后,很多叙事细节就像那指缝间侥幸生还的摄影师一样被忽略掉了。比如你就不能让主人公独自面对危局,因为怪兽尺码和破坏威力已大到不允许聚焦个体,军队必须早早全面介入,但又不可能拐向黑鹰坠落,因为哥斯拉是纯虚构的敌人,提供不了战争片特有的写实残酷,于是影片难以避免地陷入虚实巨细双失的叙事困境中……反观侏罗纪。由于敌我力量被调整到一个相对适度范畴,角色始终聚焦,戏码层出不穷。就算最大只最残暴的霸王龙,你只需配上两辆汽车,四个人,外加一座移动厕所,它就可带来十五分钟的高潮迭起谐趣丛生。而换成哥斯拉,一脚下去,瞬间戏止。

31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再看仍然是经典,典型美国爆米花大片,特效放到现在看也不算太差,很多经典镜头,剧情直截了当,人类部分和哥斯拉的部分都完成得不错,还有很多幽默的点,比近几年几部新拍的强太多了。让·雷诺还是那么酷,带着另外三个不像主角的人,创造出最强大的主角光环。虽然部分情节假了点,不过镜头和表演弥补了这些不足。最后很不希望哥斯拉死掉,我不是日版哥斯拉的粉丝,对我来说这就是部很不错的美式怪兽片。美国人真的牛逼,哥斯拉肆虐城市时还继续开店,甚至去酒吧喝酒,看电视,如今区区新冠算得了什么?

32分钟前
  • 欢场华佗
  • 推荐

男主角还是很帅的,那是放在早十年看不得震撼死。就是他的前女友,对就是那个绿茶婊,害人害己终成人。最后那个蛋,明显上想续集的,结果没就没有然后了?

36分钟前
  • 小矮人没有童话
  • 推荐

把这东西做成罐头运往第三世界吧,一次性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40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长途车上看完的,里面是否有让雷诺?我没记错的话,感觉还行,虽然年代有些远了

41分钟前
  • 风中摇曳霸王花
  • 推荐

其實無性繁殖也蠻雷人和恐怖的。。。Godzilla這種是量產但是很大隻,要是像別的小畜生可能就是跑量的,一坨一坨的,我有密集物恐懼症- -

45分钟前
  • 宿命论
  • 推荐

老早看的,比较经典的科幻灾难片儿。好大只的哥斯拉。

50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推荐

重量级的怪兽片经典,20年内无人能够超越!

53分钟前
  • 透明
  • 力荐

大片味而非哥斯拉味,后半成了侏罗纪公园。但娱乐性强,就连与主线平行发展的男女主角个人生活线都吸引人。很多镜头利用狭窄视窗营造了超过3D电影的身临其境感。4星一点没高估。细节不讲究,比如武器考证,但有90年代大片的质朴感,就像老港片一样让人不会去纠结细节。

56分钟前
  • Rorschach
  • 推荐

著名的科幻怪兽 军队在城市里与怪兽大战 还是有点意思的

1小时前
  • hiphop
  • 推荐

小哥斯拉死的时候,大哥斯拉的眼神……

1小时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挺完美的一个大片儿啊。地铁那段,Brooklyn Bridge那段,艾默里奇拍灾难片太牛了

1小时前
  • MayaDe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