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

第22集完结

主演:周迅,黄觉,惠英红,赵雅芝,金士杰,童瑶,曲高位,蔡雅同,蒋昀霖,陈思诺,曾一萱,刘白沙,康福震,阳博,陈芷琰,郭铁城,海一天,迟蓬,马维福,孙磊,赵雅莉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剧照

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2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3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4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5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6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3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4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5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6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7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8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19不完美的她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完美的她》:女性的自我接纳与女性情谊

腾讯视频3月27日开播的《不完美的她》,几天前定档时就引发广泛关注。一方面,该剧翻拍自日本2010年的剧集《母亲》;另一方面,《不完美的她》的卡司阵容堪称“有生之年系列”,由周迅、惠英红和赵雅芝强强联合领衔主演。

《不完美的她》海报

《不完美的她》大抵延续了日版的人物关系。周迅饰演的人物叫林绪之,惠英红饰演的是林绪之的养母袁玲,赵雅芝饰演的则是林绪之的生母钟惠。林绪之从小被遗弃,她执拗地寻找生母。在寻找生母的途中,她认识了小女孩穆莲生,在发现穆莲生被虐待的经历后,林绪之对穆莲生产生了母女般的感情,在拯救穆莲生的同时,林绪之也实现了自我救赎。

林绪之和穆莲生/林小鸥

不过,《不完美的她》并不拘泥于原版,它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大幅的本土化改编,并非像日版那样以儿童视角为主,而更多是从林绪之角度展开。

《不完美的她》做了哪些重要改动?改动的意义在哪呢?

创伤记忆与自我接纳

与日版不同的是,《不完美的她》将林绪之的寻母过程作为了主线,并着重凸显了林绪之的主观感受。

林绪之从小被遗弃。固然被领养后,她也得到养母的悉心照料和宠爱,但被遗弃这一事实始终困扰着她;童年记忆深处的那一场大火,更是让她从此对明火有了阴影。林绪之既怨恨于生母的遗弃,却又忍不住要寻找生母,探究生母遗弃自己的原因,因为“被遗弃”已成为她的创伤记忆,寻母之旅,也是她自我接纳、自我救赎之旅。

何为创伤?Cathy Caruth这样定义:“从广义上来说,创伤是对于突如其来的难性事件的一种无法回避的经历,其中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往往是延宕的、无法控制的并且通过幻觉或其他侵入的方式反复出现。”判断灾难性事件是否造成精神创伤,标准是“受害人是否能够应对灾难性事件带来的负面效应”,且“受害人对于事件的反应是否具有延宕性”。这种负面效应带来的危害,短则数日,多则数年甚至数十年。

而显然,“被亲生母亲遗弃”正是深深困扰林绪之,并且使其难以摆脱的创伤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看,母亲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可取代,母亲对儿童个性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幼童眼里,母亲是怀抱、是寄托、是依靠、是关爱、是亲密、是安全感、是对世界全部信赖的来源。如果母亲遗弃孩子,极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比如林绪之一直将自己的“被遗弃”,归咎于自己“做错了”。她认为自己既然被遗弃,那么也许本就不该出生。这是被遗弃孩子常有的心理,即认知上的自我贬低、自我厌恶,严重的自卑感。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被遗弃,是因为自己“不配”得到,他们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心中充满痛苦和沮丧,情不自禁将自己孤立起来。

被遗弃,让林绪之自我认同感低

也因为自我厌弃和自卑感,被遗弃的孩子往往再难以融入另一段亲密关系中,他们过于警觉,也严重缺乏安全感。就比如林绪之,明明爱着养母,但她却无法与养母靠近,“我不想给家里添麻烦”。养母对林绪之说,“三十年了,你从来没有对我撒过娇,有那么困难吗”;养母拥抱林绪之时,林绪之整个身体缩起来了,她是畏缩的、紧张的。对于童瑶饰演的闺蜜高山也是如此,林绪之虽然将她视为最好的朋友,但面对闺蜜对她的担心和关心,她还是伤人地说,我习惯了一个人。

养母拥抱林绪之后,林绪之的身体是蜷缩的,她畏惧于这种亲密

林绪之拒绝闺蜜的关心

但显然,林绪之将自己被遗弃,归咎为自己的错误和责任,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林绪之寻找生母、帮助穆莲生,也是她走出创伤体验的过程。无论是之后知道生母的苦衷,还是看到穆莲生遭遇不幸,林绪之将会渐渐明白:被遗弃,从来都不是她的责任,被遗弃,从来都不意味着自己是不值得爱、不被爱。就像没有人会因为穆莲生被生母与叔叔虐待、遗弃,就认为她是不该出生、不值得爱的小孩。

《不完美的她》在改编后,浓墨重彩刻画了被遗弃对林绪之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林绪之的自我接纳过程,深化了该剧的社会学意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名被遗弃的孩子;也有许多孩子虽然未被父母主动遗弃,却也遭遇了像穆莲生那样的身体与心理伤害。这些孩子能否好好长大?长大后他们是否会把自己视为珍贵的存在、并好好地融入社会?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多关注,他们也需要社会更多呵护。

不必把讨好别人当习惯

《不完美的她》告诉他/她们:被遗弃、被伤害、被虐待,从来都不是你们的错;被伤害了,请大胆说出你们的疼痛;你们是美好的存在,你们值得被爱。

女性情谊与女性力量

日版剧名为《母亲》,经由虐童这一社会议题,它落脚点在于“母爱”,就像该剧最著名的台词说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还有一类人叫做母亲。”

《不完美的她》保留着母爱这个内核,同时它也试着对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爱做一个更宽阔的解读,即女性之间的情谊并不仅仅是因为母爱,它也是来自于同为女性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来自同为女性共同的生命体验和惺惺相惜。

这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女性情谊”。姐妹情谊(Sisterhood)常被理解为女性在共同受压迫(男权压迫、性压迫、资本压迫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相关怀、互相支持的一种关系,她们联手起来对抗父权文化,颠覆男权话语,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修复女性尊严,医治女性心灵的创伤,从而最终获得女性的解放。

比如林绪之与小女孩穆莲生的感情,一开始更近于一种“忘年交”,林绪之关注到小女孩,是因为小女孩身上的伤、她过于懂事的笑容与言谈,这让林绪之联想到自己儿时的经历,她便更多地关注这个小女孩。这是女性出于共同体验的互助。

共同经历,让女性情谊成为可能

与日版不同的还有林绪之的养母,《不完美的她》多了一个设定,即她也曾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她与丈夫离婚是因为“她生不出男孩”。她收养林绪之,既出于母爱,也出于弱势的、被伤害的女性的保护欲。在她成为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后,她更想力所能及地多做一些什么。

林绪之养母也是受害者

《不完美的她》还为林绪之增加了一条闺蜜线,高山这个角色在日版中是没有的。从女性情谊角度看,闺蜜线并不是累赘,相反,闺蜜情是女性情谊的重要补充。高山总是无条件地站在林绪之这一旁,关心她、支持她,知道她内心的恐惧,帮她过每一个生日。闺蜜是一种最小形式的女性结盟,它能给女性带来慰藉,并让女性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闺蜜一直关心着林绪之

强调女性情谊的价值,而并非将男性作为对立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女性仍旧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常常分享着相同的经验、相同的无助,比如她们会被种种刻板成见贬低、束缚,比如《不完美的她》中的几个女性角色,都曾遭到男性的伤害。而女性情谊,是女性们在共同经验基础上的团结互助,以期打破桎梏,获得解放。

女性情谊拥有不容小觑的力量

《不完美的她》是女性情谊的理想样本。儿时的林绪之保护着生母,生母保护着林绪之,养母保护着林绪之,同时也帮助着林绪之的生母,闺蜜保护着林绪之,而林绪之保护着穆莲生……穆莲生的生母可能也曾是他人眼里的“完美母亲”,但丈夫的离世,一个人肩负生活的重担,才使得她在男友小武的影响下渐渐变得软弱了。试想,如果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也有一个女性能够持续性地伸出援手,会否可以让她免于沉沦,也能让穆莲生免遭伤害?

女性或许都是“不完美的她”。但女性情谊的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能够让她们成为更完美的自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想,这也是该剧想要告诉我们的。

 2 ) 再次翻拍日剧,国产剧在创作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开更深度分析中日两版差异

《不完美的她》翻拍自日剧《mother》,原版豆瓣评分高达9.4分,是一部震撼心灵,感人至深的作品;除了原创剧本非常的优秀,该剧卡司也是异常强大,周迅、赵雅芝、惠英红,在网剧中能看到此等阵容也实属难得,但是,却毫不让人激动或期待,因为这是再一次的日剧翻拍。

首先,我并不是完全的反对翻拍,翻拍有其价值:一、时间久远的剧,因为受技术、表现手法等限制,无法充分展示剧本的主旨或魅力,如《西部世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二、原作确实是个很好的故事,但是是国外的剧。因为国外的剧,存在语言、文化和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不能很好的被本国的人所接受,加上国外的剧在国内的宣传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片方本着为国人推介一部优秀的剧本而翻拍,无可厚非。三、开放式的剧本,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著,或历史题材剧等,因为年代久远,不会有人追诉版权的问题,导演亦可在原著的基础上赋予自己新的理念和构思,虽然翻拍过度也让人厌。

同时,翻拍在导演对原版的深刻理解后,融入本土化的情节,更易被国人所接受,也不能说是件坏事。

一直以来,中韩热衷于翻拍日剧,但是近来翻拍日剧简直多得有点过头,而且最近接连几部大火的剧,带来的多不是褒奖,而是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深夜食堂》,问题出在不假思索,在完全没有本土土壤的情况下,生搬硬套,导致与国内现实情况和饮食文化习惯严重脱轨,同时融入了很多尬到不行的情节;又如最近较火的《安家》,原版《卖房子的女人》是典型的夸张式热血日剧,其亮点在于异于常人的女主、夸张式的喜剧表现手法、卖房子如卖人生的故事深刻反映出人性和日本社会存在的诸多社会现实问题、同时日漫式女主拥有超级强大的洞察力和卖房手法让你感到诸多意外和惊喜;但《安家》却是一部非常常规的传统的以“卖房”为蓝本的职场剧而已,如果改变部分情节,实则翻拍的必要性不大,因为基本上删除了原版中所有的看点;同时,《安家》(包含国内诸多日剧翻拍)过多的插入了男女主的感情主线,这如果放在原版日剧中,实际上对于日剧迷来讲,是削减了主角的魅力,日剧讲求的是纯粹和极致,所有情节均为主线服务,主线是卖房,那卖房才是剧的主题,所有剧情都为主题服务,CP可以观众自己脑补,但剧不会放入此类情节,如《Legal High》里的古门美,《doctor-X》里的大门,如此强势的存在,剧迷舍得他们被谁俘获吗,开玩笑,主要是导演和编剧有足够的信心,其剧的主题就能够吸引到观众,简直不屑于加入狗血造作的感情戏。

日剧翻拍在国内确实具有相当的利益基础,一、原创剧本好坏难辨,翻拍优秀剧本却避免了此类风险;二、日剧在国内受众较少,仍然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新鲜感;三、好的剧本加上好的演员(或流量)基本上就保证了收视。但影视作品不光代表利益,其同时还代表了艺术,代表了人类的精神食粮。

过度翻拍,失去原创精神,造成的结果其实是恐怖的。一、近年来,国内优秀的剧集少之又少,即便是难得的一部佳作,实际上也是乏善可陈的类型片,难于看到新意;二、一个良好的影视环境,应该满足众多不同的观剧市场,爆米花可以有,治愈内心可以有,直面人心的可以有,探讨人性的都可以有,但是国内的剧集却非常的单一;三、原创水平逐步走低,原创作者不受重视,剧本会越来越依赖国外影视作品;四、是最重要一点,国外好的剧集,是在国外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诞生的,改编成国内的剧本,往往会失掉其灵魂。如果国内没有好的原创,就代表我们久久无法看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好的剧集,并且这种希望还离得越来越远,这真是喜欢影视的人不愿见到的。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喜欢影视的人发表的感慨。

最后补充一点,希望导演能明白,原版最打动人心的是下面这一点,一张图就能代表了。

- - - - - - - -题外话分割线- - - - - - - - - - - - - - -

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非自然死亡》也确定会被翻拍了,近两年我最喜欢的一部日剧😭,无论拍得好坏都不希望被翻拍啊。首先非自然死亡研究所在中国是不可能有的,这就注定会被魔改,伤心啊😢(虽然这是旧闻,但是我才看到新闻,如果真翻拍了,完全无法接受啊)

- - - - - - - -剧评分割线- - - - - - - - - - - - - - - 看完第一集,担忧变成了现实,翻拍不仅无法达到原著的水准,甚至悬吊于毁原著的边缘。我先抛出我的结论:日版《mother》是10年前的作品,而国内版在10年后居然在人物塑造(人设)、台词、剧情逻辑、情节推进、表现手法等差不止一个档次。我也将会从这五个方面将两个版本进行对标分析,国版首集剧情约32分钟,日版我将也取第一集前32分钟进行分析。

- - - -人设分析(严重警告,涉及大量剧透)- - -

开更,本人文采有限,且非常的懒,今次先更新其中一点,关于人设的问题,并且更新的是其中一个人物。

再次说明,如果拉通全剧,确实信息量过大,现仅从两个版本剧情的前32分钟进行对标分析,基本可以说明问题。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原版最出彩的角色,道木怜南,也就是本剧的穆莲生。

一、穆莲生&道木怜南

(一)穆莲生:从出场的前30分钟,对穆莲生的人设基本可以获取如下信息:

1、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会友好的对待陌生人并主动建立关系。

这是穆莲生和林绪之之间的首次对话,两人的交流其实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任何深入的沟通或影射出人物内心情感。

2、生活在一个畸形的家庭,被母亲的男友长期虐待,母亲虽然看得出来很心疼她(几次穆莲生被虐待,其实她母亲都表现出了非常心疼的一面),但不知因何缘故(在对穆静的人设分析中我会说明这个问题)放任她被继父虐待。

在表现手法上我会详细说明,直接的表现虽然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懂,但是在某种时候反而却降低了观影感受。
穆静非常紧张,作为观众来讲,感觉理所当然,但是却简化了人物形象(之后会详细说明)。

3、有疼她的爷爷奶奶(不知后续发展,但是折射出是否可成为穆莲生的依靠),但是可能年纪太大,无暇顾及,已经住进了海南疗养院。

4、比较容易相信他人,能够轻易的上林绪之的车,并且不掩饰自己被虐待的事实。

从她的话语中可以说明,她清楚林绪之知道她被虐待的事实。(虽然不知道林绪之是如何认定她被人虐待,并且神奇的猜中虐待她的人就是父母)

5、对林绪之有共情心理,虽然不明白她是如何知道林绪之同样也有受伤的一面(我在剧情的逻辑性里会详细说明这一点)。

6、善良乖巧,能够理解母亲的为难和不易。

这里看得出,即使受到虐待,但是仍然先考虑的是母亲的难处。(虽然其台词非常没有逻辑,因为逻辑简单,我就直接吐槽了,这一看就是她母亲抱着她往外走了吧,她的第一反应这就是要回家了吧,怎么会说“可是咱们不回家行吗”这种话?)

这是我在国版前30分钟能够挖掘的全部信息,如果有哪些大神能够注意到我没有注意到的,欢迎补充说明。

(二)道木怜南

1、思维的方式成熟且异于普通的孩子。

其他孩子会因为鸭子的死写下伤心的寄语,但是她却关注于“死了看不了信”,“鸭子不识字”这种一般孩子不会关注的问题。

2、 侧面表现出没有同龄的朋友,且受到同学的排斥,连一般老师都无法理解她。

3、表现出超越一般孩子的成熟,善于观察,细心。

她能够注意到奈绪后脑勺的疤,同时能恰到好处的通过送出帽子,避免直接提醒老师造成的尴尬。

4、因为课间发生的事情,喜欢黏着奈绪。

在课间,奈绪不仅没有指责怜南没有写作文,还帮怜南解了围,这本来可能是因为奈绪根本没有投入到老师这个职业角色中去,但从怜南的角度,她却抓到了一个可以沟通的人。

5、在母亲面前能够表现得面面俱到(这一点多说一点自己的理解,这和穆莲生有一定的差别,并不是单单理解母亲的不易,道木怜南原本并不是天生懂事的小女孩,讨好母亲更像是为了找回那个曾经疼爱她的母亲)。

在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被母亲当作垃圾丢掉之后,还能微笑着送母亲离开(这幕戏是第一次感受到芦田爱菜超越常人的演技,这种带着苦涩的假笑不知道是她的演技,还是优秀的镜头感)。

6、生长在一个畸形的家庭里,被母亲的男友长期虐待,母亲却表现出一副冷漠的态度(这种冷漠的态度反而容易让观众理解,这在道木仁美的人设分析中会具体说明),放任男友对怜南的虐待。

重复出现的母亲男友鞋子的特写,从侧面表达出了怜南对母亲男友的恐惧,这在表现手法中又会具体说明。

7、具有一些异常的行为。

正因为有这些异常的行为,才能引起奈绪对怜南的兴趣,进而从疑惑到共情。

8、 喜欢冰淇淋苏打。

她仍然有着和普通小孩子一样的喜好,告诉观众,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她是一个懂事孩子,更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9、乐观坚强的特质。

她有一个记录喜欢的东西的本子,但本子里记录的都是普通的事物,如果放在普通的正剧中,可能表达的是主角细心,善于观察的一面,但在本剧中,一方面映射出的就是道木怜南的生活中没有任何快乐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对怜南乐观坚强的特质作了最好的诠释。

10、心底善良,有喂养宠物。

在自己被虐待的情况下,也有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宠物,这个宠物可能就是怜南心灵上唯一的陪伴。

11、 发育水平低于同龄的孩子。

虽然有豆友指出,原剧本中,并没有怜南发育水平低于同龄孩子的这一设定,是为芦田爱菜改动了剧本,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减分项,因为长期被虐待的孩子,营养跟不上也比较正常(当然这里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要结合怜南被虐待的时间有多长)。

12、并不想被他人知道自己被虐待的事实。

在老师家访的时候,怜南机智的为妈妈解围,一方面表现出其成熟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并不想被他人知道自己被虐待的事实。

13、不仅被虐待,食物都无法得到满足(这与发育水平低于同龄孩子有一定的关联)。

怜南在冰箱里找食物,之后发现薯片后,非常慌忙的将其打开,说明了她没有获取足够的食物。不单独放图,可能除了学校的营养午餐,她获取食物的唯一途径就是母亲给她的那500日圆硬币。

这是我在日版前30分钟能够挖掘的全部信息,如果有哪些大神能够注意到我没有注意到的,也欢迎补充说明。

那么,我们来看结论:

从穆莲生和道木怜南两人的人设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国版的人设简单、粗暴,脸谱化严重,人物形象完全不立体,人物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但却成为了功能化的存在。日版在推动剧情的同时,会向观众传递大量的人物信息,人物变得立体且生动,能给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也因为传递人物情感的真实生动,才能够打动观众的心(大部分看过日版的人给出的评价就是被感动得不行,从头到尾哭得稀里哗啦)。

重点说一下就是以上分析完全没有涉及剧情的好坏,但就单纯的人设,不好意思,我可以直接这样说,就是业余和专业的差别,在我看来,《不完美的女人》还处于业余的拍摄水平,与《母亲》简直差距巨大。这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有兴趣或者不认同我的观念,我会继续更新,从其他人设、台词、剧情逻辑、情节推进、表现手法继续一一深入分析,欢迎反驳。

(待续)

 3 ) 给满分答案都能抄成不及格

看完前八集,真心劝国内影视圈不要翻拍外国高口碑剧了,因为一经对比就会发现,即使有一个好故事打底,还是照样能把故事讲得稀巴烂。

《母亲》作为日本著名编剧坂元裕二最有名的作品之一,通过讲述女主角铃原奈绪救助一个被家暴的小女孩道木怜南的故事,展现了女性母性情感的伟大。

《母亲》是编剧描写情感之细腻和演员表演张力的完美结合——尤其田中裕子和芦田爱菜一老一少,感人而不苦情,残酷中蕴藉着希望。

国内翻拍,表面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周迅、惠英红都是公认的好演员。但是一到见真章的时候,就又不行了。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是怎么看都不对味。

首先,是女主角和小女孩两人情感的建立。

《母亲》里铃原奈绪作为道木怜南的老师,即使她一开始对于自来熟的道木怜南并不太喜欢,但作为教师的职责,还是驱使她去关心道木怜南,通过在学校之外的相处,多次目睹道木怜南的遭遇,救下道木怜南,两人之间的感情是一点点加深的,最终让铃原奈绪做出了带道木怜南逃走的决定。铃原奈绪由原本的非常冷漠和抗拒任何外来情感,到最后带道木怜南逃走,其中的转变就已经非常让人动容了。

《不完美的她》里,周迅与穆莲生全靠偶遇,周迅去一次大连偶遇一次,在海边,在观光平台,在游乐园,仿佛穆莲生在周迅身上装了GPS定位系统一样,在哪都能碰见。然后只能靠周迅内心旁白“我们是同一种人”“我和她会再相遇的”来解释。两个人几次相遇,都只是简单的交谈,周迅对穆莲生的了解根本不够。结果第四集周迅突然就跑到穆莲生家里,救出穆莲生,然后就决定带她逃跑。两人情感联系非常薄弱,周迅一开始就对穆莲生表现得非常友好,所以这个决定,对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凸显根本没有什么帮助。

如果说因为审核原因“老师不能诱拐小孩”,无法安排女主角做老师,那么就应该设计别的身份让女主角和小女孩逐步建立情感,这是编剧要解决却不去解决的问题。

《母亲》里,救助小女孩只是个引子,随着母女逃亡之路一点点揭开铃原奈绪的故事:她为何如此冷漠,不与家人亲近,与母亲存在隔阂?两个人先到奈绪小时候住过的孤儿院借助,揭开奈绪原来是被抛弃的小孩。之后再借着奈绪到东京与养母一家的相处,与生母的重逢,剧情推进中,隐藏多年的秘密被揭开。观众会感慨于两位母亲的不易,为母亲这种伟大的情感落泪。

《不完美的她》里,仿佛怕人看不明白一样,一上来就把人物关系全抛给观众了,周迅一开始就在找妈妈,惠英红叮嘱赵雅芝不要被找到。如此一来原剧的悬念已经没有了,于是编剧就增加了别的悬念:周迅的生父原来没死,要报复周迅和赵雅芝。

找妈妈就找妈妈吧,却又大量添加无用剧情,例如周迅网络安全员的职场戏份,“长川生物”的戏份,还有黄觉公众号的戏份。故事线头多,悬念力度又不够,东讲一段,西讲一段,故事已经完全失去了重心,只会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女主角到底在干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周迅与穆连生这两个人物更是彻底割裂开的,你把穆连生的戏份完全去掉,对剧情发展都不会有影响。就更别提强化两个人的情感纽带了。

即使逃亡的戏份开始后,两人那种相依为命感也一点都不浓烈。周迅带穆连生住酒店,而且还是条件很不错的酒店,不用去打零工挣钱将她一人抛下,穆连生暂时也没有身份起疑的危险。不用东躲西藏。逃亡似乎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因此,《母亲》中道木怜南让人心疼的懂事就完全没有了,穆连生甚至变得有点无理取闹,因为周迅不让她跟陌生人玩,她就哭喊着难道我以后就不能跟别人一起玩了吗?

人物情感传达方面也相差得太多了。

《母亲》里,田中裕子那种想见又不敢见女儿的矛盾心理表现得非常到位,因为铃原奈绪突然出现,吓到跑掉把书都撞倒了。

《不完美的她》里,赵雅芝说不敢见周迅都只是嘴上说说,看见周迅来了,也没躲也没跑,还跟周迅一块找人。

所以,对于这些翻拍剧,我一直想说你们倒不如直接COPY。因为一旦改编,就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了。

 4 ) 败笔

1.看到有人说老师诱拐学生在国内审核不过,那黑客今天黑人公众号,明天黑个企业,后天黑人游戏账号就审核没问题吗?

审核真是一块好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剧情不合逻辑,是审核的过,有些事情不能拍;剪辑凌乱,也是审核的过,删了一些不允许的内容……审核真是国产剧的遮羞布

2.女主一开始就在不停的寻找生母,故事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找了很久很久了。所以是在说养女是养不熟的外人吗??就算养母对她无微不至,就算家里妹妹都不知道她是养女,我就是不稀罕,我就是不接养母电话,就算接陌生人的电话也不会接养母电话!

那么从养母角度就是,在福利院收养了一个有些微自闭的小女孩,这个女孩不接受自己,因为这个女孩还和丈夫感情不合,最后离婚了。自己视如己出的养了孩子三十年,甚至对她比亲生的孩子还好,但是这孩子呢,养大养出息之后一心只想找生母,给她打电话也总是不接……

改编的败笔太多太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懒得列举了

加了生父这个角色,感觉赵雅芝隐瞒了30年的事情还是会被揭穿,那她不是白白坐牢了

比较担心的几个故事发展导向

1.把生母穆静写的可怜兮兮,冷眼旁观女儿被虐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再来个认错悔改,然后莲生会原谅她,强制让观众原谅。像《安家》原谅潘贵雨一样

2.30年前的纵火案真相被扒出来。生母白白坐了十五年的大牢,她一心想掩盖的真相被公之于众,她想保护的孩子到最后也没能保护的了

3.女主和记者之间出现感情线

 5 ) 周迅、赵雅芝和惠英红,也救不了这部《不完美的她》

《不完美的她》开播了,豆瓣评分从开播的7.5,直线下降到了7.0:

不出意外的话,还能继续往下降。

此剧算是3月末最受期待的一部国产剧了,首先是因为故事够硬核。

《不完美的她》翻拍自日剧《母亲》,原版把女性面临的处境和特有的魅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豆瓣获得了9.4的高分:

后来韩国翻拍过一版,细节上做了很大调整,但也获得了8.6的高分:

可见这个故事本身就很优秀了,题材和寓意都属上乘,很有创作价值。

其次是因为《不完美的她》的演员阵容很强大。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三位顶级实力派联袂出演,前所未有的搭配,光看一眼海报,就足够让人激动了:

其余配角还包括黄觉、金士杰、童谣等人,电影咖、老戏骨、实力派都有了,随便一个提出来都是口碑担当。

而且《不完美的她》只有22集,在动辄就4、50集的国产剧环境中,这个时长的剧作,一看就是冲着口碑剧集来的。

所以早在开播之前,观众就对剧充满了期待,可惜以目前播出的内容来看,《不完美的她》是有负期待了。

简单概括一下,《不完美的她》最大的缺点,就是空有外壳,内容做得一塌糊涂,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演员和制作。

第一、剪辑混乱,剧情迷惑。

《不完美的她》真是把“剪辑对一部剧来说有多重要”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为了提升剧集的调性,《不完美的她》是以一则社会新闻来开头的:

一市民家中起火,周迅饰演的女主带走了被困火中的孩子。

新闻中,救人的周迅反倒成了拐卖儿童的嫌疑犯,让剧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疑感。

但是接下来,剧集并没有马上进入主题,而是拍摄了一段周迅坐在海边的独白:

这段独白长达2分钟,说的都是不着边际的话,主题不明晰,看得人如坐针毡。

然后画面切到小女孩的家里,我们大概可以推测这就是开篇起火的那个市民家:

这个家氛围怪异,男主人一直在玩一些恶趣味的游戏,小女孩在游戏中受了伤,但是女孩的妈妈坐在旁边,却敢怒不敢言。

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妈妈爱男人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推测小女孩正在遭受虐待。

接着画面一转,又切回到了沙滩上,这时候周迅又和小女孩在一起了:

前一秒还是事关家暴案和性侵案的悬疑风,后一秒马上就变成了海滩小清新风,中间没有任何过渡的片段,看得人云里雾里。

小女孩是怎么出来的?如果她生活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里,那她平日的活动轨迹多少有些不寻常吧。

剧集不对此作出一些交待,就直接切到小女孩和周迅相遇的画面里,时间线瞬间变得很混乱。

除了小女孩的这条线,《不完美的她》还设置了周迅的职场线、闺蜜线、家庭线等多条支线。

看得出来导演野心很大,想用多线交叉并进的方式,提高剧集的丰富度。

可是因为转场生硬、切换突兀等问题,让剧集显得七零八碎的。而且每条支线的画风还不一样,违和感太强。

许多不提前知晓剧情的观众,看完好几集都摸不到主题是什么。

除了剪辑,拍摄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这个片段:

女助理跑着去找老板,告诉对方公-号被黑了。

女助理跑的这几个镜头,完全拍出了悬疑剧的质感。

虽说公众号被黑确实也算不上什么好消息吧,但这顶多也就是个职场问题,女助理跑的这几步,跑出了人命的感觉。

剧中很多片段都是这样,要么画风与剧情不符,要么就是情节驴头不对马嘴,刻意猎奇悬疑,实则空洞无物。

第二、人物单薄,逻辑混乱。

女主就是个典型代表,剧中周迅的身世和各种行为动机,几乎都是靠大把大把的旁白来解释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没有多少连贯性。

比如周迅为什么执着于找生母?

看得出来养母对她很好,她自己也对抛弃孩子的母亲充满鄙视,或许找生母就是大部分孤儿的执念吧。

但剧中周迅多次不接养母的电话,剧集对于这种冷淡却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可见再好的演员,也拯救不了一部剧。

小女孩一家也令人一言难尽,从各种隐喻来看,小女孩大概是遭受过性侵的,但很明显继父一直都不想要这个孩子。

他多次暗示女人把孩子丢掉,甚至不惜纵火杀人,就为了摆脱小女孩这个拖油瓶,单独跟她母亲过日子。

试问一个以性侵继女为乐的男人,是会想赶紧摆脱这个继女,还是想继续把她留在身边?

而且他前面暗示女人把孩子丢掉,后面孩子真丢了的时候,他又急着要找人了,理由竟然是:害怕小女孩把家里的肮脏事说出去。

那前面要丢孩子的时候怎么不害怕?

小女孩的母亲也很矛盾,前面还找各自方法丢掉孩子,后面真有人想带走孩子的时候,她又死活不愿意了?

倒不是说人不能有多面性,但剧情上至少得有一些起承转合吧,把人性的复杂合理地呈现出来,而不是每次都突兀地转场。

还有赵雅芝,她放火去烧家暴她的老公,为了不烧到女儿,她只好把女儿带出去,灌醉了躺在外面。等烧完了再去找女儿,女儿就丢了。

这个操作也令人迷惑,她不想烧到女儿,等女儿去上学或者去外面玩的时候再放火不就行了,何必非得灌醉了,把小孩子一个人丢在外面?

而且杀死老公的办法也不止纵火这一种,这明显是为了丢小孩而强行丢小孩啊。

剧中这种有悖常理的情节还有很多,行为动机不合理,人物就显得单薄,剧情自然就没有说服力。

第三、台词过于文本化,不接地气。

不管旁白还是人物台词,《不完美的她》用的都是小学生散文句式。

像“相遇的几率”这种台词,如今即便是狗血偶像剧也只敢放在开头用一用了,但《不完美的她》却随处可见:

还有警察去抓人,嫌疑犯表现得有些害怕,警察竟然在上手铐前来一句:“您后退,是不是代表您懦弱了?”

???抓个人而已,倒也不必搞得这么文艺吧。

而且剧中还多次出现口型台词对不上的情况,大概是又后期改词了:

大量的台词不适,也是《不完美的她》让人如坐针毡的原因之一。

最后再说一下所谓的电影质感。

可以明确的是,在内容乏力的情况下,空谈画面质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只会形成一种浪费。

比如周迅坐在海边的这段:

电影质感倒是有了,画面干净,色调高级,但是空泛的台词说上两分钟还抓不住重点,再好的电影质感也变成mv质感了。

不是每一种美丽的画面都能被称为电影质感的,这一点《小时代》已经为我们演示过了。

看到有人仅凭画面质感就给《不完美的她》打五星的,还是算了吧。

而且《不完美的她》的画面也不是完美的,有些地方的舞台感还挺重:

《不完美的她》确实很有题材价值,这个故事对女性处境的描绘,为观众带来的思考与启发,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我们不能单纯因为立意,就去捧高或过誉一部创作失败的作品。

不管拍电影还是拍电视剧,创作者本身的叙事能力都是最基础的。如果不谈剧情只谈立意,那电影学院都不用开了,导演和编剧也不需要专业学习了。

把剧情拍好,让观众看得下去,可以从中获得共鸣,才能把作品本身蕴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而《不完美的她》,很明显就是对题材和演员的一种浪费。

最后还是希望国内的电视人能够明白,只靠缩短时长、营造画面高级感,把外壳做成欧美短剧的样子,是拍不出好剧的。

把故事讲好,才是好剧诞生的基础。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6 ) 关注了女性主义但忽视了叙事完整性

没有看过日版,今晚蹲点看了几集。

女性主义是这部剧集的一个看点。周迅饰演的林绪之、惠英红饰演的袁玲、赵雅芝饰演的钟惠和一个小女孩穆莲生是主要的女性角色。传统国产影视剧中的中年女性大多是恶毒的婆婆或者唠叨的母亲形象,婆婆和母亲这两个身份本身没有什么情感色彩,但是为了增加家长里短的矛盾,往往会被附加上恶毒和唠叨这两个特点,也脱离不开性缘线,她们更像是剧中配置的工具人。“我演过唠叨的犹太妻子,独自产子的先锋人士,来自南部的暴躁老婆,还演过不孕不育的农民妻子,总是这样的角色,有时会有好点的角色,但只有个别明星能拿到。”

“女性到了四十,五十,六十岁的时候能做什么?在男性想象中她已毫无地位。”这是很多四十岁以后的女演员面临的问题,她们饰演的角色形象过于刻板,失去了个体性和鲜明度。

但显然这部剧脱离了传统性缘线的束缚,不再是玛丽苏恋爱情节,也不再是家长里短的那些事。

《德菲因和卡罗尔 反叛缪斯》

回到剧集:周迅饰演的主角林绪之,在开场的前几分钟倒叙情节内似乎给人一种反派的形象,被当作犯罪嫌疑人画了画像,同时剧集也营造出了浓郁的悬疑色彩。

但片头过后开始转向,小女孩、母亲和母亲的男友这三个人的关系显得病态,而小女儿和林绪之在一起时反而显得自然温情。

在第一集的三十分钟内,林绪之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主要动作是寻找线索,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世(具体的内容没有过多的交代,只有短短几句对话)。

第二集童谣饰演的角色告诉了我们林绪之的身份:一名网络安全员。接着钟惠在袁玲的办公大楼门口和她碰头,钟惠处于一个比较卑微的姿态而袁玲则显得高傲。另外,还有一条交织的线是长川生物和记者之间的冲突。在第二集的最后,莲生的母亲抛弃了她,而她在游乐场遇到了林绪之,“你如果想要一个更好的家,我可以帮你。”林绪之和穆莲生有着相似的身世。

但这两集看下来更像是一个长长的预告片,多线叙事显得有一些混乱,让观众抓不住重点。

第三集开场,林绪之和母亲袁玲的对话再次加重了悬疑的色彩,她强烈的想要查明自己的身世。于是愤怒的袁玲去钟惠的理发店对她警告一番:我才是她的母亲。这时我们不难猜到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结尾处林绪之跟随着莲生和她的母亲来到她们家门口,但由于被男人发现了,她没有进一步追究。

第四集算是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吧,林绪之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小女孩的家,却发现她被关在了柜子里,穿着漂亮的白色裙子,嘴巴被封住了……接着煤气爆炸,林绪之抱着小女孩冲出火场,剧情回到了第一集开场:林绪之被当作犯罪嫌疑人。至此,她身上背负着三条叙事线:查明自己的身世、保护被家暴的小女孩莲生、和长川生物的纠葛。

可以看出编剧或者导演想要的很多,最后杂糅在一起导致事业、身世以及家暴这三个主题都讲的很匆忙,不清不楚。非线性叙事增加悬疑色彩但过于碎片化的剪辑又无法清楚的交代人物动机。希望最后不要浪费这个好的题材吧……

 短评

白瞎了卡司。

6分钟前
  • ChrisKirk
  • 较差

因为周迅,所以完美

10分钟前
  • 知君断肠
  • 力荐

周公子的演技让人看了很舒服,最重要的是两位老前辈惠英红老师、赵雅芝老师的演技依旧在线,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

12分钟前
  • 孙呐
  • 力荐

omg,扑到连喷都不需要喷...连周迅和坂元都救不了的剧...还不如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翻拍,虽然原版也没那么好,但周迅总比《母亲》里的松雪泰子强吧。btw为什么现在可以买了翻拍权连改剧名甚至连原著名字都不提的?

14分钟前
  • 小岛君
  • 很差

据说是翻拍,没看过原版,看到第二集,悬疑风好评,节奏也还可以。22集,每集35分钟。很良心了,期待周迅和红姐赵雅芝对戏啊。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有点心疼周迅和小女孩的角色。

15分钟前
  • 杰瑞的胸肌
  • 推荐

服了。一部深刻动人的社会批判剧,被改成了狗血温吞的家庭伦理剧。白瞎了逆天的演员阵容。最大的问题是视角选择和故事展开,日版围绕着孩子,抽丝剥茧地揭示出虐童、弃童现象,悬疑感与情绪渲染力俱佳。这版一开始就让孩子的“家人”狰狞示人,并让周迅那个角色找起了妈妈?

19分钟前
  • 居无间
  • 较差

害,片子剪的稀烂,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22分钟前
  • stardust
  • 较差

就凭这个豪华卡司,就必须给高分!剧情也很赞,“凭借心中的爱与光亮,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守护希望”,很喜欢这种能给人带来力量的剧,温暖治愈。

26分钟前
  • 木兰
  • 推荐

周迅演技,台词依旧slay,小演员看着真的很惊喜。太期待周迅惠英红赵雅芝飙戏了

31分钟前
  • 一勺鱼籽
  • 推荐

有生之年能看到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一起演戏,太激动了!

36分钟前
  • 冴木
  • 推荐

这演员阵容厉害了,周迅、惠英红两大影后飙戏,还有女神赵雅芝时隔二十几年再度回归荧屏,这是什么神仙组合啊!!!这个题材也很不错,第一集看得我很揪心,也很真实,高分预订。

39分钟前
  • 冬天不要冷
  • 推荐

改编自《mother》,阵容虽然不错,然而人物悬浮不可信,叙事剪辑都实力劝退...两集弃,为迅哥尽力了...

41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还行

只看了半集,但基本可以宣告翻拍失败。选择外国的生活剧改编,我觉得从决策上就是相当愚蠢的行为,我国观众包括整个剧作体系其实是戏剧性为主的。日剧里面可以写无理由的变态,我们的国家更适合去写以爱的名义对你施暴的变态,本剧的改编完全没有想好本土化的方向。有这个时间,我不如再去看一遍坂元裕二的原剧或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42分钟前
  • 闲人
  • 较差

台词尬,剪辑烂,失望了。。。

45分钟前
  • 王雨桐
  • 较差

这卡司是浪费了,一集半弃

50分钟前
  • まるい
  • 还行

周迅太美了吧⁽(◍˃̵͈̑ᴗ˂̵͈̑)⁽

54分钟前
  • Fabelman
  • 力荐

看了一集太浪费这些女演员了,台词尬配角演技不在线,随时出戏。真的…难看…劝退…

57分钟前
  • 求时间静止
  • 较差

太土了 导演功力可太差了 浪费这么好的阵容

1小时前
  • muse
  • 还行

作为日版资深粉,对中国版原本很抱期待,正因喜欢这个故事,韩版、泰版的翻拍都追过。这版卡司周迅、赵雅芝、惠英红演技和状态都是在线的,但节奏和剪辑很有问题。叙事节奏避重就轻,剪辑破碎而突兀,使原版里的一些名场面被流失、弱化或不够走心,很可惜。会坚持看完,只为它的主题,是这世间最动人的“mother”。

1小时前
  • 不良生
  • 还行

看的一愣一愣的,是水土不服么?感觉节奏太差了。还有,演员的台词是怎么回事?是在背诵小学课文吗?

1小时前
  • Soooowhat
  • 较差